VIP标识做生意,就选VIP会员 | 搜企网 | 名片网 | RSS订阅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管理营销 » 企业管理 » 正文

王传福:以垂直整合赢得成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1-01 来源:企业网   作者:王传福   浏览次数:126

因此,比亚迪的做法,集中了普通操作工和工程师的资源优势,只要把这个资源发挥出来,不可能做不到全球第一,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

比亚迪是一个持续改进的企业,一开始可能差一点,但我每天改、持续改,看到这里有个缝大一点,马上就把模具修一修;每天进步一小点,三年进步是多少?我们今天给诺基亚供货的手机模具,绝对是全世界一流的,可以超过日本。汽车领域只要给我们时间,品质一定可以达到甚至超过日本,成本却可以一直保持。而且,国内庞大的市场加速了我们的成长。

王传福的经营韬略

深刻把握了科技发展潮流

■特约评论员/郑祥琥

巴菲特的老搭档曾这样评价王传福:“他简直就是爱迪生和韦尔奇的混合体,他可以像爱迪生那样解决技术问题,同时又可以像韦尔奇那样解决企业管理上的问题。”这段话显然把握住了王传福的特质。王传福的成功一方面源自他对技术的深刻理解,由此形成的对科技发展潮流的深刻把握,另一方面也源自王传福在企业管理,尤其是企业发展模式上的创新。

准确预测科技趋势

科技企业最重要的是什么?有人说是研发,有人说是人才,也有人说是管理,甚至是用户体验。但笔者认为科技企业最重要的是企业决策者对科技发展趋势的宏观把握。近百年的企业史证明,科技企业很容易被科学发展所淘汰。无论手机取代固定电话,数码相机取代传统胶卷相机,MP3取代随声听,还是液晶平板电视取代传统显像管电视,我们都看到产业热点在不断变化,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一批企业的兴衰成败。

那些对未来科技发展趋势预料不足的企业,无论当初多么强盛,都有可能被迅速淘汰。例如由于比尔·盖茨对互联网兴起估计不足,微软当初差一点被网景公司击垮。再如柯达公司由于对胶卷相机被数码相机取代趋势的认识不足,结果目前正陷于严重的亏损。可以说,大多数科技企业,其衰败都是从战略失误开始的,而其成功也必然是由于抓住了科技发展潮流。

而王传福就是一个很善于抓住科技发展潮流的战略决策者,他总是在产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做出因势利导的战略决策。如果回顾比亚迪的早期创业史,很明显从一开始就是王传福对科技发展的预测,让比亚迪走上了康庄大道。

1993年王传福在一份国际电池行业动态中看到日本宣布放弃镍铬电池的生产,他立即意识到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与此同时,坚定王传福下海决心的,是他观察到的一个现象。当时“大哥大”开始流行起来。价格大约2万至3万元一部,而一块“大哥大”电池要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王传福分析认为,手提电话必将普及,这必然需要大量的充电电池。结果十多年后,手机已经在中国广泛普及,近乎人手一部。正是这巨大的手机电池需求,让比亚迪在充电电池领域快速崛起。

另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例子是,2003年1月,比亚迪收购西安秦川汽车。当时这个决策在业内引起质疑。而王传福有自己的深刻预判,他认为电动车时代就要到来,比亚迪必须提前布局电动车。正是这种对汽车发展趋势的深刻观察,让王传福走到了世界前列。

上一页 下一页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2008-2022企业网--企业大全,企业黄页.广东企业,企业网,免费发布公司资料,公司产品.
广告联系:17so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