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骏1962年生于江苏常州,1984年从北京邮电学院毕业;1985年留学日本;1990年,赴美攻读博士;1994年,唐骏进入微软总部,做软件工程师。
1997年,在唐骏争取下,得以回上海组建微软大中国区技术支持中心;而后,中心先后升级为亚洲区支持中心、全球支持中心。
4
盛大前副总裁朱威廉,曾这样描述自己眼中的唐骏:
“加入盛大头几个月里几乎一言不发,每周五高层管理会议上,只有在陈天桥问及其意见时,才以简单几个字表明态度。当时有些人嘀咕说摸不清他的套路。他那一成不变的西装、他那一成不变的沉默、还有他那一成不便的笑容,让他充满了神秘感。”
“唐骏从早到晚都挂在公司内部通讯工具上,他除了参加一些会议外,极少在盛大各个中心走动,午饭和晚饭通常由秘书从食堂打包上去。我曾经留意过唐骏作息时间,他一般在早晨9点不到就来到公司,直到晚上11点左右才离开。停在我办公室窗外的那辆黑色别克轿车,确实做到了来得比老板早,走得比老板晚。”
“唐骏从不啰嗦,话题也绝不会涉及到工作以外的任何事情,一般问题都能在10分钟内得以解决。他比我预想中要好相处很多。有一次谈完工作后,他送了我一句话:‘威廉,只要你能达到你的指标,完成你的任务,我就可以对你不闻不问。’我与唐骏共事的1年多的时间里,他从未走进过我的办公室。”
“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来说,唐骏有耐心、有毅力、肯放弃、肯吃苦。无论任何情况、任何环境,只要涉及到工作,就不会掺杂丝毫个人感情色彩。这一点挑战最大、难度最高,也是那种非职业经理人或者半职业经理人所永远无法模仿和超越的。”
“唐骏的聪明在于,他所始终保持的距离和神秘感。如他所说,他从不与他所共事的任何人有任何非工作层面接触。唐骏的球友、歌友不了解他的工作,所有与他共事的人,也不会知道他的球技是否精湛,嗓音是否动听。距离可以制造隔阂,但同时也能产生美感。”
5
知名记者金错刀说,“唐骏式聪明”往往体现在,他和“里根”一样,有着演员般清晰的角色意识。他在盛大4年,几乎从未进过下属的办公室,几乎从未和陈天桥私下约会相处,他的“圆心理论”(见文后注解)一直印证着这种距离感。他就是个职业人。他太清醒了,分寸感太好了。这分寸感有时候被刻意调整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使他都不像个真人,倒像个永远彬彬有礼、笑口常开的人形立牌。
他甚至连口头禅都没有。“如果有人给我提出唐骏你有口头禅,我一定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改掉。”这话不是说说而已。有一次演讲,有人告诉他:“你有一个口头禅:‘那就是说’。”一听这话,唐骏立刻有意识地改,“不到两星期就没了”。难道他的精神洁癖到了这种地步,觉得口头禅也是一种需要打磨的错?
多年来,唐骏一直精心又刻意地打磨自己的个性,以至于他的大学同学老感到狐疑:这是我们大学时候的那小子吗?按他自己的说法,他大学时候的性格比较像艺术家:自私、冷漠、情绪不稳定、还老爱挑剔别人。不过现在,对于唐骏来说,这些情绪化的表达方式已经都成为往事。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