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黎波看来,郭敬明的弱势在于只有创意,缺乏独立的实施能力。这正是他每走一步都需要不同合作方的原因:“怎么把他提出的这些概念去落实,需要不同年龄段的人和不同的模式,大家整合在一起去做。”
跟最好的人合作的价值不单在于获得最好的资源,还能听到最好的课。“每个人生阶段都有不同的人。当你跟他合作的时候,他的智囊团其实也是你的智囊团,你可以从他们的身上学很多的东西。”郭说。在春风文艺出版社,郭敬明得以窥探图书出版业的市场定位、印刷发行、营销等下游环节;而签约天娱传媒,他又发现了自己的内容产业的全新外延价值。而在最新也是最密切的合作者长江文艺出版社那里,他又意识到拥有渠道控制力的巨大利润空间。
抓住渠道,这是郭敬明跟黎波合作两年多以来最深的感悟。长江文艺出版社在柯艾文化里也有少量持股。除了在享有包括郭敬明在内的柯艾文化写手的图书发行权,双方在影视作品、TN新人大赛等相关周边产品上也约定共享权益。按照长江文艺出版社与柯艾文化的约定,合作产生的大部分利润归郭敬明获得。
“我们各自要的东西不同。”郭敬明说,“他(黎波)有他的、和我的成长同步进行的规划,他要的不一定是现在这个利润,但他要的东西可能更值钱。”
两年多的合作下来,郭敬明意识到,长江看中的是“郭敬明品牌”未来在青春文学领域对发行网络的号令能力。“黎社最看中的是发行网络—他对一个渠道的控制,他限定回款的速度。比如说,他靠今天手上‘郭敬明’这个王牌,能够影响到渠道代理商60%、70%收入。”
对黎波来说,郭敬明是他庞大的畅销书产业舰队里的舢板之一。“无数个小的这种内容创造团队,每个生产的内容特色都不同,大家在一个平台上整合起来,用各自的品牌烘托一个大品牌。”
利用掌控渠道获得掌控平台的能力,成为令郭敬明心驰神往的目标。
“如果将来我们建立一个连锁概念店,这就是终端。”在郭敬明的商业设想中,自己未来会以学生的“轻文艺”市场这个核心价值为圆心,向相关外延产业扩展。从自己给青少年读者写小说到提供杂志平台让青少年读者写小说,他认为这是自己第一步成功的外延扩张。
他的新企划里的一个产品是有设计感的笔记本、笔等文具。为此,他已经有意识地在自己的小说里弘扬物化的生活方式,他的《小时代》里就埋伏着众多“可变成实体”的生活用品。
“当我去贩卖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可能要开全国连锁书店、生活用品店。我要把终端抢到自己的手里,不再需要别人的终端来支撑我。”在郭的规划里,《最小说》的限量发售、柯艾作家团队的签售等诸多营销方式可以在未来的柯艾门店里进行。
郭敬明想要把计划做得再完备一点,在此之前,他不打算给柯艾文化引进新股东。事实上,资金对郭敬明一点不成问题。
“起点、侯小强(盛大)、路金波(万榕),他们天天都找我说,你什么时候要钱,赶快告诉我。”同样大量的资金找到黎波:“郭敬明什么时候要写,我们就等在这里,几千万也好,几千万美金也好,或者更多的也好,我们等在这里。他要用钱了,你(黎波)叫他告诉我们。”
上一页 下一页